首页 > 理论 > 经典导读 正文

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2期 作者:马思雯 发布时间: 2025-06-22 | 打印 | 字号:TT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强调“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回顾党的历史,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结合中国革命斗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的高度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这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共产党员应当好实事求是的模范,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本领去掌握、作为一种责任去担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

  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实事”可以理解为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客观、全面、联系的考察和分析。这一过程要求我们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取外部世界的客观信息,从而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具体实情,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在当今时代,不管通信手段多么发达,都不能替代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这表明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始终是获取真实信息、制定科学决策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我国大江南北,以调研开路,发现问题、认识国情、寻求规律,不断丰富发展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也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因此,要想搞清楚“实事”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联系起来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把调查与研究相结合,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特点,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切实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述从哲学高度揭示了“求是”的本质:“是”作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求”作为研究过程,则体现了人类通过实践探索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求是”可以理解为通过系统的研究活动,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揭示其固有的规律性,并将这种规律性认识转化为指导实践的行动准则。这一过程正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集中体现,即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来指导实践,确保行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规律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依据、改造世界的客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决定我们的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按规律办事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从现实情况出发,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和现实情况科学决策。例如,在经济发展中,不能只看到短期GDP增长数据,而应深入分析产业结构、市场供需等内在规律,避免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只有遵循经济规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生态保护方面,需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客观规律,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科技创新领域,需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规律,合理布局研发方向,避免盲目跟风,才能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创新,等等。按规律办事还要求党员干部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客观规律深藏于现象背后,不直接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无法直接掌握。因此,要了解事物背后的客观规律,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去探寻。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党员干部要敢于到改革和发展第一线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探索中找规律、在实践中求真知,真正按照规律办事,这样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顺利推动事业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因此,坚持实事求是不仅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也是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实事求是要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坚持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实践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秉持光明磊落的态度与无私无畏的正气,以事实为依据直言真相、揭示规律,在直面问题中及时纠偏纠错、化解矛盾,使思想与行动始终契合客观规律、时代需求和人民期待。唯有通过实事求是直面问题、修正偏差,才能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让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始终成为守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实保障。

  坚持实事求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本质上是党性在认知层面的实践要求。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马克思主义学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严谨、科学、客观的态度对待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坚决破除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既反对脱离实际的“经验主义”,也抵制机械套用理论的“本本主义”。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时度势,因时而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实践自觉彰显党性担当,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坚持实事求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求真务实和实干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和先进本色,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好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上。要坚持“干”字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干出新业绩、展现新作为。

  (作者单位: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马思雯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2期